首页 > 资讯 > 正文

杨涪林/揆古察今 万象一品——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学术邀请展

2024-09-13 18:21:28 来源:互联网

 

      

  中国画传承千年无外乎两种形式,一种为鸿篇巨制的大件作品,另一种则为尺幅寸缣的小品画。大画以气势胜具有视觉冲击力小品以笔墨胜,可见画者文心雅趣。相对于大幅作品而言,小品画不求深沉严肃,但求生动活泼,即兴挥洒,笔简意深,更能透射画家功力、才气和性情,一笔一墨虽简尽是画者心灵之语。纵观近年来举办的全国性美展,获奖作品愈来愈趋向大、繁、工,最能体现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小幅作品却极为鲜见。有鉴于此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回归到以笔墨为中心的自由抒写的写意精神理应成为当务之急。是故,在即将迎来观复美术院成立十周年之际,拟定向邀请长期支持北京观复美术院工作的艺术名家,以小品画为载体,让四方名家竞表精彩。作品尺寸限定于2平尺左右,目的在于小中见大,增强精品意识和笔墨精神,重拾“尽精微而致广大”的文化传统。
       北京观复美术院成立十周年以来,以发扬学术、传承文脉为立院宗旨,组织了一系列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的艺术活动,团结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实力派艺术家,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做出了应有贡献。在观复美术院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们举办“揆古察今 万象一品——当代中国画名家小品学术邀请展”第一回展,邀请旧雨新知雅集一堂,援翰写心以寄幽情。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观复美术院
承办单位:观复美术馆
展览地点:北京·观复美术馆
展览日期:2024年10月15日—20日
学术主持:刘龙庭(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

       杨涪林 作品署名韧者、度纬,墨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理事,国韵文华书画院艺委会委员,重庆市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美术学院应用美院教授,重庆市美协第四届荣誉理事,重庆市中国画学会理事,重庆画院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重庆市民盟画院顾问,重庆九龙坡区文联副主席、美术家协会主席。重庆书画院副院长,重庆渝州画院副院长。

作品欣赏

四川美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师评价杨涪林其人其画

       傅仲超(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原中国画系主任):涪林兄,我们是多年老朋友。杨涪林老师主要画中国人物画,我印象里他一直很优秀。读大学期间,在他们班里,他是“一个王”。确实画得非常好,一直保持了他非常优秀的一个本色。一路走来,他绘画涉及了工笔画(涉及的题材较广),特别是在水墨人物画这方面,我觉得是颇有建树。一直以来大多都觉得中国人物画相比油画,中国人物画的造型能力是不是一定要求那么强。但是我的体会,包括杨涪林老师的人物画艺术也印证了这点。我觉得恰恰是画人物画的造型能力越强,事实上你在涉足你的人物画艺术的时候,才更游刃有余。无论是工笔也好,水墨写意人物画也好,都是你的造型能力其实越强越好。当然要很好的结合中国画的一个特性去运用你的造型能力,把造型能力充分运用在你的人物画创作当中去。正因为涪林他具有非常强的造型能力,所以他的工笔画、水墨人物画,包括花鸟画,我觉得真正做到了游刃有余,才使得他的造型结合书写性的笔墨,能非常自主的去运用。看他的画,我觉得有一种非常沉厚结实的感觉。他画了很多题材,比如国内少数民族题材、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等,题材是多种多样的。场景也是精美的、精妙的,不论是笔筋墨道的一些小作品,还是气势恢宏的大作品、主题创作,我觉得都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物画当中的一种建树。所以说他的水墨人物画应该是在我们四川美术学院,包括重庆地区,应该说是代表性画家之一。

建设者—三峡大坝巡礼 198×360cm

       黄山(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原中国画系主任):杨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画在85思潮的冲击下,对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坚守和这种主题性绘画的坚守。我现在也很喜欢这样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是建设的特别好的。同时现实主义本身它也是在发展的,并不是说这个创作方法它已经没有发展的前途了,其实它具有更多的当代价值和文化意义,他也是在与时俱进的。所以这个观点我记得曾经有一度我们都是难以启齿的,好像去搞这个主题创作是会被人看不起,好像不当代,不跟风。我觉得首先是坚守这种精神,我是很钦佩的。同时在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当中,杨老师还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同时也在不断的去探索语言,拓展他的语言表达的外延,其实也就是证明了现实主义的顽强的生命力。我觉得川美很多老师在这方面的坚守对于我自己的影响也是颇多的,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一点。

李冰与都江堰 180×90cm

       徐贤文(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涪林兄这个作品不管是工笔还是他的写意画,都非常有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体现他直根于生活中。来源于生活中的作品,很有情趣,也很有意思。而且我觉得涪林兄很勤奋。无论他的工笔人物、写意人物,甚至有段时间画了一些写意花鸟,我觉得都非常有意思,画得很到位。我对他的这种基本上完全是来源自己生活感受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他不像我画花鸟,有些时候想的多一点,编造的多一点。但是涪林兄的画,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在生活中、实践中得来的,我非常喜欢。他的写意人物画画得非常活泼,工笔人物画不像传统工笔画那样呆板,也是很活跃。画中线条与线条之间,比如水的线条看上去用的非常硬,但是它在转折过程中,你会感觉到每根线都组合得非常恰当。无论在构图中人物和背景的搭配,有种硬中带软的感觉,我是非常喜欢。

嫁妆 174×124cm

       查明(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原中国画系副主任 党支部书记):杨老师是我们的老师那辈,我记得第一次初接触杨老师的时候是我刚留校,我们在一起画装修图的效果图,是85年。对于我当时来说,装修图的效果图实际上是很难的。我色彩画出来是脏的,那个时候我就感觉杨老师画画的色彩运用是很好的。因为我们接触的不算太多,我是从工笔画开始看到他的绘画风格,后面看到他大量的画,以及参加全国美展的那几张画,都属于现实主义题材的,有农村素材的一些东西。后面又看到大量的作品,比如关于西双版纳,三峡移民,还有一些历史题材等的写意画。那时候我就知道这个老师能力很强,他题材广泛,写意画的用笔很轻松,在有些画面上造型有韵味,也很唯美。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延续了中国画的特色和水彩的一些技法,这实际上是一个特点。另外我特别感动的是,杨老师虽然年龄比我们大一点,但特别勤奋。特别是在这几年,他画了很多画,这个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尽自己的力量创造了很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一直在坚持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一个道路,我觉得是走得比较成功的。

回望 174×124cm

       李彤(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教研室主任):我之前看了很多关于评论杨老师的,首先要说一句话,杨老师是个帅哥,我想很多人也是认同的。实际上无论是杨老师的工笔画,还是他的水墨画、他的系列作品等,都体现了杨老师的这样一种心境。哪种心境呢,我现在来解读。我觉得杨老师永远充满阳光,永远有青春的活力。我觉得用画质来形容是一点都不会过的。有些人的画中笔墨是苦涩的,是沉重的,但是杨老师的笔墨是充满想象,充满一种生命的活力。他的工笔人画同样如此,画一些农村题材,他不追求农村的那种所谓造型的朴实厚道。在他的艺术作品中永远都体现了一种对生活、对生命的向往。我看杨老师的作品,他的造型、笔墨语言、形式构成,始终充满一种活力,这点对我启发很大。杨老师比我们年龄还大,

  我觉得要以我们现在的年龄来做到这种心态都很难。我觉得杨老师他对艺术的理解是结合他的人生,他的理想追求,包括生活的态度,这些来统一在一起的。比如同样的画,王世明老师也画过徐悲鸿他们三个人坐在一起,构图差不多那个,对比那些作品我们能够看出来,杨老师他对艺术理解,他对笔墨理解,包括艺术的追求,他的理想是什么。我觉得给人一种非常舒展、轻松的感受,就像看到他人一样,涓涓细流,很舒服,很舒坦。你看他的人物画造型很理想化,刚才查老师他也提到,在画面上是一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有的人画跳广场舞的,佝偻身体的形象比较多,他画这种题材选择的人物造型、情绪、人物的肢体语言,都是充满阳光的感觉,包括色彩的应用,就给人一种很舒坦的感觉。我觉得这是杨老师他坚守的,就是他对生活的认知,他对生命的认知,都体现在画面上,我觉得很舒服。跟杨老师本人接触,沟通起来也很轻松,他像年轻人一样。他画面中的形象,比如妇女、荷叶,包括场景的布局、构成,都很轻松。我觉得这个很好,不雕琢,他不故意为哪种造型而去为之。我觉得这个其实也是作为任何一个艺术家所要坚守的一种基本的原则和理想。

赶摆的日记之二 136×136cm

       黄越(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原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刚才李彤老师说的我也有同感,杨涪林老师一开始给我的印象也是太帅了。那时候我去附中,他住在楼上,我爸爸喊我给他拿个东西去,我说老师好帅哦,他当时挂了一张照片,不仅他帅,他夫人也很漂亮,他女儿也漂亮,也就是说他生活在美的世界里面,作品也美,所以你难得能在他的画面里找到苦涩的东西,他是对生命的礼赞,对美丽的表达。我又要往前面追溯一下,我这两天看杨老师的作品,杨老师的作品就是净化美的东西,哪怕他画藏区牦牛、藏女,他也不会画那种灰色或者苦难,他都是画那种阳光美丽。所以他生命在他的作品里面完全是一种很自然的流露和显现。另外我发现杨老师他人很洒脱,我和他在一起处的时间比较多,因为在国美读书的时候我是和他上下床,他很洒脱,画画也快,我们一起接连环画的活,他动作也快。四五年前一起去醴陵画瓷,我发现他画得很快,一般不会去反复去纠结,画错了马上另外一笔调整修改就行了,不会出现犹豫、迟疑,他下笔快笔生风。其实我特别喜欢他那些写意画,但是他工笔画也是画得很好的,又很质朴,又很有刚才黄山老师说的现实主义那些基本创作思路,但是他肯定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它有理想化的成分在里面。他把那个作品色彩、环境都表现得更美好。我对他的写意画印象很深,可能是他的个性原因使然,他就是画画,他不纠结,他也不反复去雕琢,去改,是那几笔一下子就把大的东西抓出来。无论是画傣族妇女、藏女,下笔的速度都是很快的。我觉得之所以形成他那种风格和他的个性,他的人很爽性,和他的功力还有技法是有关的,他的造型能力很强,所以画得很准确。然后他的笔墨又很娴熟,所以他作品看起来很痛快很爽利,没得磕磕绊绊的东西,他的型画得很准。我那天看他画的毛主席画的很准。毛主席不好画,不是反复磨出来的。还有前不久在南山书院看到他画的宋庆龄、孙中山,我觉得都画得很像。所以我就觉得他的作品就是让你看着轻松愉悦,充满了这种生命的活力。我们和他相处也是像刚才李彤老师说的一样,你和他相处觉得很愉快,他绝对不会让你觉得很难相处,或者说你和他说话都不用注意遣词造句,你觉得和他在一起是一种很愉悦的状态,所以我觉得从他个人,他的家庭,他的生活以及他的画面都洋溢着一种幸福的、正能量的,或者说洒脱飘逸一些东西。这点在全国人物画界里面,我觉得他还是独树一帜。虽然他不是靠稀奇古怪来博人眼球,但是他从生活中间汲取出来的,从生活中间体悟到的,像刚才黄山老师说的,它是很自然的流露,是一种美的一种产生方式,一种现实生活的一种美的涓涓细流般的娓娓道来,非常自然清新。

四月的澜沧江畔 250×200cm

       梅忠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杨涪林,楼上楼下,较为熟悉状态。他年纪比我们大两三岁,早年,大概十几年前我就跟他私下的交流了一次,我说在重庆写意人物画这块,我们靠社会上的力量是不太行的,一定得靠我们四川美院的学院派的力量,在写意这块,我说你的人物画将来一定是影响深远的,至少我老梅看好你,所以他那个路子走得非常对,他那个造型把中国写意人物画的那种笔墨,就是简练的东西

  在人物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作品一方面写意方面造型简练,同时工笔画当中也感觉到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同时也是一个入选大展的常客,美术界大展的一个常客。所以他能力的把握毋庸置疑,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兢兢业业的,平常生活当中画画,他没得那么多的过多的烦恼,因为他跟我有点相似,他不担任行政职务,所以说他的作品当中反映出来一种独特面貌,因为他要参加大展,有主题性的限构,所以还是要符合大展的一些规范,稍微要求比较多一点,但是他的艺术特点我们概括起来就叫洗练、简洁,主题明确,而且笔墨造型能力较强,反映出一种新中国人物画的一种气象,值得敬佩。

倚石观鱼 68×68cm

       王世明(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杨涪林从学术和德艺两个方面来说评价都很高。他以前画工笔,屡次

  在全国参展、获奖,最近几年画水墨人物,出手就不凡。首先我觉得他的画很新,画面、色调、线条勾勒都非常有特点,非常新颖。另外,画面的整体氛围,流出来的那种欣欣向荣,既健康雅致又有情感。同时画面很精微,虽然用笔狂野但其实内心细腻。作品形象的变化,比如画面中植物、人物手部的刻画十分深入精微。最后一点,杨涪林很会组织画面,景物和人物的用笔、情与景的交流,是融为一体的,一点没有分离之感。我们一般画人物的时候,布景是一个难题,杨涪林做到得心应手,他凭感觉来组织,画的画面情景交融。

山鬼 96×90cm

何香凝宋庆龄柏林相会 180×180cm

香巴拉并不遥远 136×68cm

七彩云霞 136×68cm

守望高原 136×68cm

经轮下的藏女 136×68cm

高原阿妈 136×68cm

蕉林芬芳 136×68cm

彩云间 136×68cm

版纳的阳光 136×68cm

锅庄舞 136×68cm

跳起欢乐的歌庄 136×68cm

傣女与伞 136×68cm

编辑:bncm